最近汽车圈里的热闹事,要说最让人又爱又恨、又觉得可惜的,那非福特锐界L莫属了。
这事儿听着就跟天方夜谭似的,一台官方标价二十二三万,车长快五米的大块头中型SUV,现在在店里一问,好家伙,直接给你砍到十八万多,优惠了足足五万块。
这价格,搁谁听了不得心里痒痒?
就好像你本来只想买个品牌电脑,结果店家告诉你,旁边那台顶配的外星人游戏本,今天也按品牌机的价格卖给你,就问你心不心动?
可怪就怪在这,这么大的“馅饼”砸下来,接住的人却不多。
每个月两千多台的销量,跟隔壁价格坚挺、甚至还得加点装饰才能提车的丰田汉兰达比起来,简直是小巫见大巫,人家一个月轻轻松松卖掉六千多台。
再看看同是美系阵营的别克昂科威PLUS,更是稳稳地月销过万。
这就让大伙儿纳闷了,锐界L这一身钢筋铁骨、浑身肌肉,怎么就卖不动呢?
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道道,今天咱们就把它掰开了、揉碎了,好好聊个明白。
咱们得先凭良心说,福特锐界L这车,单看纸面上的数据,那绝对是同级别里的“尖子生”,甚至有点“降维打击”的意思。
首先就是这个头,中国人买车,讲究的就是一个“大”,要的就是那个气派和实用。
锐界L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把中国消费者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。
车长5米,轴距接近3米,这是个什么概念呢?
就是你把它停在汉兰达旁边,能明显感觉它大了一圈,那种视觉上的压迫感是很强的。
大尺寸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内部空间。
尤其是第二排,高配车型直接给你安排了两个独立的航空座椅,能前后移动,靠背也能大角度调节,坐上去跟坐家里的单人沙发似的,别说翘二郎腿了,稍微伸展一下身体都毫无压力。
把后两排座椅全部放倒,后备箱能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纯平空间,官方说有两千八百多升,别说装行李了,铺个垫子在里面打个滚都绰绰有海外。
这一点,是很多同级车,包括汉兰达在内,都给不了的体验。
其次就是动力,这可是美系车的传统强项,向来不玩虚的。
锐界L全系标配了一台2.0T的发动机,能爆发出252匹马力。
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,说白了,就是你开着这么一个大家伙,在高速上想超车,一脚油门下去,动力说来就来,干净利落,给人一种十足的信心。
再配上它的四驱系统,跑高速特别稳,底盘那种扎实厚重的感觉,是很多日系车主梦寐以求的。
很多人都说,锐界L的隔音做得是真好,车速上了120公里每小时,车里的人正常聊天一点不受影响,风噪路噪都隔绝得很到位。
这恰恰是汉兰达经常被车主吐槽的地方。
按理说,空间大、动力强、底盘稳、隔音好,价格还这么有诚意,这不就是大家心目中完美的家庭用车吗?
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,这些优点似乎并没有转化成实实在在的销量。
问题究竟出在哪了呢?
这就要说到消费者买车时,那些看不见摸不着,但又至关重要的因素了。
第一个绕不开的坎,就是它的设计。
汽车的外观,就像一个人的脸面,尤其对于家庭用户来说,他们不一定追求多惊艳,但一定不能奇怪。
锐界L的车头设计得很大气,中网、大灯都挺有科技感,但问题就出在了车身侧后方,那个C柱和D柱之间的处理方式,设计师为了追求一种悬浮式车顶的个性效果,在车尾那里搞了一个很突兀的折角和凸起。
这个设计,喜欢的人可能会觉得很特别,但不喜欢的人,会觉得它像个“驼背”的怪人,破坏了整车侧面的流畅感,显得很不协调。
相比之下,汉兰达的设计虽然被很多人说成“中庸油腻”,但它胜在四平八稳,符合大多数人对于一台家用SUV“稳重、可靠”的审美期待,不容易犯错。
走进车内,这种争议就更大了。
福特显然是想用科技感来打动年轻消费者,高配车上那块从仪表盘一直延伸到副驾驶的27英寸巨型“带鱼屏”,第一次看确实很震撼。
但问题是,好看的皮囊下,灵魂没跟上。
这套车机系统用起来,反应速度总感觉慢半拍,操作逻辑也比较复杂,很多常用功能,比如设置个导航,都要在菜单里翻好几层才能找到。
它的语音助手也谈不上智能,经常是你跟它说了半天,它却答非所问。
这对年轻人来说,体验感远不如我们国产的比亚迪、吉利来得流畅自然,人家现在都是“可见即可说”,屏幕上显示什么就能用语音控制什么。
而对于年纪大一些的驾驶者,这么复杂的大屏反而成了一种负担,他们可能觉得还不如实体按键来得直接方便。
所以,这个内饰设计就陷入了一个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境地。
再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,就是品牌和保值率。
曾几何时,福特也是国内市场响当当的角色,当年的福克斯、蒙迪欧都是街车级别的存在。
但这些年,福特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确实在下滑。
品牌力的减弱,直接影响了一个对家庭用户来说至关重要的指标——保值率。
说白了,就是你的车开几年之后,在二手车市场还能卖多少钱。
汉兰达之所以能那么硬气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在二手车市场是“理财产品”,开个三五年也亏不了太多钱,这无形中就降低了用户的总持有成本。
而锐界L呢,新车一上来就优惠五万,这等于直接告诉市场,这车不值钱。
消费者心里都会打个小算盘:我现在是省了五万块,但过几年卖车的时候,会不会亏得更多?
这种顾虑,让很多人在最后关头宁愿多花点钱去买个“稳妥”。
再加上民间一直流传着对美系车“油耗高、小毛病多、配件贵”的刻板印象,虽然不完全准确,但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,足以让锐界L在与日系对手的竞争中处于下风。
最后,就是它在产品定位上的一些小矛盾。
它想做成一个全能选手,但似乎在每个方面都差了那么一口气。
比如说七座布局,这本是个很好的卖点,但在满载七人的情况下,它的后备箱空间就变得非常小,基本上放两个登机箱就满了,真要全家老小长途出游,行李放哪儿是个大问题。
它主打动力和四驱,但对于绝大多数只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的用户来说,这么强的动力和一套复杂的四驱系统,其实有些性能过剩,多付出的那部分购车款和油耗,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体现出价值。
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精明,他们买车不再只看参数表上的数字,而是更注重整体的体验和长期的持有成本。
锐界L就像一个偏科严重的优等生,虽然有几门功课能拿满分,但短板也同样明显,加上品牌号召力不如从前,面对汉兰达这种各方面均衡、没有硬伤的“三好学生”,以及在智能化、人性化体验上突飞猛进的中国品牌新势力,它的日子自然就不好过了。
配资网平台,股票加杠杆网站,股票配资开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